US Visa

美签过程

起因

考虑到未来的生活圈会在中加两地,作为邻居的美国迟早会成为我们的旅行目的地,我跟妻子也常有畅想过在美国一号公路一边听着《Hotel California》一边自驾的情景,因此打算今年尝试办理签证以便未来出行。

与加签申请流程的区别

加签重视申请资料有效性: 在申请加拿大签证时,申请者需要自行提供所有电子版的材料,并且确保这些材料都被认证翻译(有些需要公证翻译),并将这些材料连同详尽的个人信息录入到移民局官网的冗长表单系统中。

剩下的就是漫长的等待,不需要与任何签证官见面,除非通过邮件告诉你有某些材料需要你补充,一般你能做的只是等,去年我就等了51天才最终通过。

美签重视后台背景审核: 申请美签时,你只需要在网站上填写一个叫 DS160 的表格,将你的个人信息填写在内,并不需要你提交任何证明文件(比如学历证明、工作证明、收入证明等等),签证官完全有能力依靠强大的数据系统对你的背景进行主动探究。

在填写好 DS160 表格后,你就可以进行“面谈预约”(俗称面签),预约就近的美国领事馆与签证官见个面,回答几个他关心的问题,一般当场就能知道是否能获得签证。

关于预约面签

在填完了自己和家人 DS160 表格后,我尝试去预约面签,按惯例申请者应该就近预约面签(跨辖区面签也不是不可以,但有可能会被问为何不就近申请而造成不必要的麻烦),离我最近的应该是美国总领事馆(上海)。 但在打开预约网站时才发现梅龙镇广场最近要装修,所以官网引导申请者可以到北京、广州、武汉领事馆预约。 那么我就选了广州,查看了一下预约时间,最早1个月后就能约到,于是我就约在了5月底的一个周四。

我在给妻女约面签的时候有试过尝试查了一下她们就近的美国驻卡加领事馆的预约时间,结果令人大跌眼镜:要约到2年以后!对你没看错,最早的日期是2027年的5月。原因我想应该是那边的人手紧缺、效率低下和积压严重吧。 那么只能约到她们暑假回国的7月,也约在广州即可,届时还可以当作一次家庭旅行。

面签经历

第一次进行面签,在面签前我查了各种视频经验分享,也做足了准备:虽然官方要求只需要带上必要的证件、DS160表格和预约单却可,但我还是带上了包括工作证明、收入证明、学历资料等等证明材料。 (但最终的结果是所有我带的额外资料签证官一眼都没看,反而问我要了一件我正好没带的东西,并间接导致了我多了17天的等待,详见下文分解)那么我从第一视角描述一下在广州领馆面签的经历:

  • 我约的是 08:00 面签
  • 07:00 我吃完早饭,啥电子产品都没带,就打了个车去到领馆(由于不让带任何电子产品进入,可以像我一样不带,或者寄存在领馆边上的小店或提供拎包服务的个人,如果你信得过的话)
  • 07:25 到达领馆,领馆是一个由围墙环绕的大型建筑,门口写着美利坚合众国驻广州领事馆。到的时候已经排了两个折返的队伍在领馆稍贴着围墙的外面了并且不断还有人过来,大部分是华人,有一两个非裔
  • 07:50 排了二十多分钟,大概08:00不到点开始让人进去了
  • 进去后先是有中国的安保人员会检查你的预约单,是不是 08:00 的这一批,并用机器核对你的身份证信息,确保你是你本人
  • 再进去就真正到了领事馆的区域了,这个时候你看到的就都是穿着电影电视时的那种美国警察制服的警察了,黑色的警服胸前戴着闪亮的警徽,但都是华裔,应该是美籍的华裔
  • 又经过了一道预约信息和护照的核对后,他们会根据你是办理移民类和非移民类签证给你的护照上贴上对应的条码然后告诉你排哪个队伍
  • 08:00 然后你就继续排队,下一个关口是安检,比机场还要严格连皮带都要解下来,再进去,才是正式的签证大厅

这个大厅还不小,高挑的墙壁上挂着一面巨大的美国国旗,厅里有二三十个窗口,类似银行柜台,每个窗口后面有一位签证官,会有人引导你到哪个窗口排队。

这些窗口被分为三个区域:给护照、录指纹、面签,一个一个窗口排过去。

签证官各个族裔的人都有,有白人,有拉丁裔,有非裔,有亚裔。面签我正好排到一位看上去像是拉丁裔的签证官,他收走了我的护照并用中文问了为啥去美国,跟谁去的,我如实回答。

然后他问我工作是什么,我如实回答是负责研发管理工作。他又问我在职博士读的是什么专业,我如实回答是电子信息类的专业。在解释的时候他问我是否会说英文,我说是的,后面他都用英文跟我对话。 估计就是因为我 STEM 类的工作和学历背景,按要求他需要排除我的专业方向不涉及敏感内容,于是他问我是否有带自己的 CV(简历),而这是我唯一没带的东西.. 那么没有办法,他打电脑上打了一通字后,给了我一张绿色的行政审查的单子,并且尽力地还是用中文说了一遍大致是“为了加快你的签证审核,请将你的简历发送到这个邮箱…” 云云。于是我只能说了声谢谢并转身离开。

回到酒店后,我快速提交了补充的CV到领事馆的邮箱,剩下的就只有等待了。

等待过签

在等待的过程中,我也有去了解与行政审查、签证有效期相关的背景信息,大致如下:

关于有效期:从2014年11月起,根据中美两国在签证互惠上的协议,美国开始向中国公民发放10年有效期、多次入境的 B1/B2 签证。但由于行政审查的原因,有听说会有一些申请者最终会收到1年甚至更短有效期的签证。

关于行政审查:美国签证的“行政审查”(Administrative Processing)最常见于面签后签证官未当场批准,它起源于9·11事件之后的安全政策加强(2001年后),用于对申请人背景进行进一步安全审查。一般常见的触发原因有敏感专业或技术、高风险地区、安全观察名单或者提供材料不完整或需进一步核实信息等。

由于整个等待过程是非常不透明的,你无法知道自己的审查到了什么阶段,所以在等待过程中,我找到了一个网站 Checkee.info世界各地的等待审核的申请者共享信息的地方,方便大家知道领事馆处理到什么时候了。通过对这个网站上面的信息观察,结合签证官对我的提问和要求我补料的内容,基本上我可以猜出来我进入审查的原因大概率就是因为STEM背景。可以理解,无它也只有等待。

完成贴签

看到网站上的申请者动辄40天以上的等待时长我也只能戒骄戒躁了。但是在大约 17 天后,我突然收到了一个快递寄出通知,打开一看发现是一个从广州寄出的 EMS 到付包裹,心想不会是护照吧。于是打开官方的状态查询网站CEACStatTracker ,发现过然状态已经是 Issued。

几天后包裹就到了,到付110元的昂贵包裹,里面是我已经贴完签的护照,打开一看10年多次往返的状态,不错,虽然有波折但至少结果圆满。就等着等到母女回国,一起完成她们的面签过程。

再接下去就是规划未来可能的旅程了。